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語言

訂閱電子通訊

同理心學堂:父母如何向子女傾訴心事?

28-01-2025

各位家長讀者,回想你的小時候,會否希望有機會了解父母的大小事呢?很多時,家長會因為擔心自己的情緒影響孩子,而選擇隱藏自己的感受,但這可能在無形中拉開了親子之間的距離。現在作為家長,你曾否掙扎應不應該與子女傾訴感受與心事呢?

 

真誠分享 建深厚情感聯繫

在華人文化中,父母和子女之間存在着明顯的權威差距,父母負責教導、樹立權威,子女則需聽話、順從父母。然而,當父母能夠真誠地分享自己的心情時,孩子會感受到信任與親密,這有助於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聯繫。通過真誠的溝通,我們可以成為「互相信任的陪伴者」。

 

其次,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挑戰和困難,父母可透過傾訴心事向子女傳遞價值觀念、生活智慧和寶貴經驗,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當然,父母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保持敏感,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方式。尤其需要留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傾吐的方式

在分享心事的過程中,父母應該採用引導的方式。例如,當遇到工作壓力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今天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難,讓我感到有些沮喪,但我知道這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樣的表達不僅可以讓孩子理解父母的感受,還能引導他們思考如何面對挑戰和壓力。

 

2. 傾吐的時機

選擇子女放鬆的時刻,如用餐後談心事,避免在子女疲憊或心煩意亂時傾吐感受。傾訴時亦要注意語氣和方式,避免使用過於激烈的語言,或是將自己的情緒強加給孩子,以一種輕鬆的語氣去說,能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當子女給予回應時,亦要專注聆聽,讓子女主導對話,不要中途打斷或評論。

 

3. 傾吐的內容

並不是所有的心事都適合與子女分享,意識到這一點很重要。父母需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和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涉及到夫妻之間的私人問題,或過於沉重的情感負擔,都不適合向孩子傾吐。

 

鼓勵孩子表達感受 理解彼此

此外,父母的傾訴也應該是雙向的。與其單方面地分享,不如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的互動不僅能增強彼此的理解,還能讓家庭氛圍更加和諧。當孩子看到父母也有脆弱的一面,他們會更願意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親子間真摯的傾訴,有助建立更緊密的親子關係,也能夠共同成長、相互支持,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美滿。

 

文:曹祖祥(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觀塘會所程序幹事、註冊社工)
原文刊於: 《AM730》專欄同理心學堂:父母如何向子女傾訴心事?(2025年0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