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訂閱電子通訊

必列者士街會所歷史

-會所成立 ​ -設施前衛  -救急扶危  -服務發展  -列為法定古蹟  -影片

會所成立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創會自1901年,初期於德輔道中租賃民房作會址,為社區提供教育及康體服務,得到社會各方的支持。有見會員數目及事工拓展日增,當時租用之會所已不敷應用,故本會於1910年決定要自建會所。考慮到當時上環為香港最繁盛的地方,加上必列者士街當時已設立本會的學生宿舍,故選址於上環必列者士街興建本會首個會所。

 

本會董事與外賓合照,攝於1914年

 

佔地一萬零八百方呎的六層大樓會所,於1915年12月18日開始動工。大樓是由美國建築師Mr. Shattuck及Mr. Hussey設計,本地建築商Mr. A.R.E. Rewen執行,故流露着美國當時流行的殖民地復興式簡約特色,加上當時鋼筋混凝土的技術已相當流行,因此大樓外牆以清水紅磗(即表面沒有批盪而見到磗砌)及混凝土建成,成為中央會所紅磚外貎的一大特色。

 

從樓梯街角度看必列者士街會所

 

會所設計簡約,外型呈一個窄長的長方體,屋頂主要為平頂,外牆裝飾亦以粗面批盪飾面及紅磗砌成裝飾圖案,另外,因會所建於華人地方,更將中式琉璃瓦加入設計元素,以及兩側入口以中式牌坊佈置。六層會所內設有大禮堂、交際室、西餐廳、小講堂、健身室、會友宿舍、圖書館、游泳池、更衣室、漢文日校、工商夜校,廚房及食堂等,設施一應俱全。

大禮堂 祈禱室 事務所
音樂室 圖書館 健身室
食堂 泳池 青年宿舍

 

本會於1917年2月10日,邀請香港維多利亞會督倫治華博士為中央會所主持奠基禮以後,經兩年八個多月的時間,會所終在1918年8月31日落成,於同年10月10日由施勳護督親臨主持開門禮。當年新會所舉行一連五天的開幕禮慶典活動,包括有多場盛大的演講、體操表演、音樂會、提燈會及參觀活動等,吸引超過2萬3千人參加。

奠基禮全貌 奠基石 1918年會所開幕典禮的請柬
1918年舉行開門禮當日的盛大情況(圖一) (圖二) (圖三)

 

大樓外的奠基石,刻有「甘為眾役‧致眾獲救」兩句格言,而中央的會徽,外環表示整個生命及宇宙秩序的完整和統一。內環代表信誓的指標及在人間無盡的友誼和愛心。在上雙環之內,放置會徽的其它部分。XP為希臘文Chi Rho的縮寫,其意義為基督,亦為基督教早其的標志。紅色正三角徽有內外兩邊,外邊代表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神聖,內邊代表人的德育(Spirit)、智育(Mind)及體育(Body)三者的合一。會徽正中間爲一翻開的聖經,引用了約翰福音第17章21節,爲基督代求的祈禱文:「使他們都合而爲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這是基督教青年會的基本經訓,來聯合同道青年,建立天國於人間的目的。

 

奠基石置於會所大樓外圍的左側樓梯旁

祈禱室

 

 

按下按鈕回頂部

 


 

設施前衛

中央會所的成立,不單為本地華人提供首個華人會堂,當中設置的室內冷暖水泳池以及室內懸空鑊形跑道,亦為全港首見,為當代青年人提供最前衛的運動設施、健身服務以及接觸西方玩意的機會,亦配合當時社會提倡「體育救國」的理念。會所1918年成立該年,會友數字達2,068人,參加會內大小聚會共10,419人次;而會方更就新會所落成後七十日內(1918年10月23日至1919年1月3日間)的體育事工參與情況進行統計,記錄顯示享用健身室者共1,557人,享用泳池者共730人,享用灑浴池者共有1,557人,盡見新會所設施廣受市民歡迎。

體育館與鑊形跑道

 

二十世紀初期,香港缺乏大型禮堂,加上中央會所設備完善,故此許多重要的活動以及大規模之演講、國貨及美術展覽均選址於此進行。當中最廣為人知的,為1927年2月18日和19日,中國近代著名作家魯迅先生應本會與香港大學的邀請,一連兩日於中央會所大禮堂發表了兩場演講,主題分別為《無聲的中國》和《老調子已經唱完》,內容主要為推動白話文運動和解說文字改革的意義。據記錄指,當時禮堂600多個座位均座無虛席,這兩場演講,在文學史上,更被寓為香港新文學的起點,為文學歷史上一重要事件。

 

會所禮堂,攝於1960年代

 

除此以外,於1936年2月15日舉行的全港首場集體婚禮,亦於中央會所舉行。當年為了提倡節儉的婚嫁,改變奢侈浪費的風俗,故舉行集體婚禮,更於婚禮前邀請名流演講,分享夫妻之道以至節育及婆媳問題,以及為11對準新人進行彩排。婚禮當日,除由青年會會長歐偉國(上海商業銀行行長)任主席外,大會更邀請了第一名華人議政局成員周壽臣爵士擔任證婚人,並由青年會樂隊現場奏樂,場內500多個座位滿座,吸引不少傳媒採訪。另外,1922年3月26日舉行的反對蓄婢會,亦於中央會所舉行成立大會。

首場集體婚禮的剪報

 

作為一個推廣青少年服務的會所,運動設施為會所的重要建設,加上20世紀初,國人目睹國家處處受到壓迫,因而提倡「體育救國」的理念,希望年青人培養做運動的習慣,訓練強健體魄,當國危之時作出貢獻。一直積極推動體育發展的青年會,除於新會所設置籃球場外,亦設有全港首個室內泳池,以及首條室內懸空鑊形跑道。

鑊形跑道現貌

 

中央會所內的室內泳池,冬天時更能提供暖水游泳,會方亦安排游泳班,吸引大量會員參加,除於1930年成立最早的游泳小組外,本會亦是港協暨奧委會成員,以及香港業餘泳會的創會會員。另外,會方於籃球場上方,設有懸空的室內木製鑊形跑道,更在跑道四個角落,設有健身器材讓會友使用。至於跑道的懸空設計,相信與美籍設計師有關,因歐美會落雪,所有運動要移師室內進行,故相信設計師依照美國會所藍圖設計中央會所;而將跑道設計成鑊形的原因,相信與現今單車館鑊形賽道相似,目的為有助跑手加速有關。

 

本會首個游泳小組留影 體育館與鑊形跑道 游泳班

 

 

 

按下按鈕回頂部

 


 

救急扶危

本會自1908年創立救傷班「救傷第一法班」,由外籍醫生葉純擔任教授,其後,本會與聖約翰救傷隊合作,組成「香港聖約翰救傷隊香港青年救傷支隊」(下稱青年會救援支隊)。多年以來,青年會救援支隊對救急扶危不遺餘力,於1932年日本侵略上海,以至1941年日本進侵香港,青年會救援支隊都肩負重任,先後派員到戰區跟隨陸軍服務,防守要塞炮壘。本會亦安排中央會所作為防空救護隊半山區A段總站,更將泳池水抽乾予防空署(Air Raid Precaution Department)的志願人士休息。會所亦安排區內及中上環一帶居民避難,曾經有過千群眾擠在會所,幹事們盡力招待並維持秩序。

 

隨軍服務團 本會李求恩副會長授旗與隨軍服務團團長鄧錦輝 泳池曾抽乾水讓附近居民避難

 

本會當年亦聯同香港六大基督教團體組織「難民救濟會」,為難民提供衣物;其後,更成立「隨軍服務團」,在前線設立站所,提供醫療救傷服務,兼在後方建立支持據點,促進軍民合作。當中,著名音樂家黎小田的父親黎草田先生(1921─1994年),於十多歲來港定居,並加入本會的課餘讀書會「青萍社」。當年日軍侵華,本會展開用唱歌救國的群眾歌詠救亡運動,當時擁有優美嗓音的黎草田獲吸納擔任指揮,並活躍於青年會教唱抗日救亡歌。1939年3月,本會唱歌班於上環卜公球場舉行的千人大合唱,由黎草田擔任指揮。黎於高中畢業後,加入青年會隨軍服務團,隨赴前線,以歌聲鼓勵士兵,並在前線和敵後宣傳救國抗日。

 

黎草田

 

本會於抗日戰期間,除致力於國內抗戰救亡作出各項支援外,同時仍繼續為本港居民提供服務,於1938年2月24日,本會曾聯合香港女青年會、香港廠商聯合會舉辦首屆大規模的國貨展覽會,即現時的工展會。於1941至1945年間的香港日治時期,會所被日本徵用作日語及德語學校,該段時期會所暫停一切活動,只集中救傷工作。

1945年香港重光,中央會所恢復為本會的總部,繼續積極恢復事工服務拓展。本會於1948年主辦「香港工商出品展覽會」,在中央會所的禮堂及健身室搭蓋建六十多個攤位,一連七天舉辦展覽活動。

 

1948年舉行的香港工商出品展覽會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按下按鈕回頂部

 


 

服務發展

為了應付社會迫切的需求,本會於60年初積極籌備四大建設,包括籌募經費興建社區會所、青年會中學校舍、窩打老道會所大廈以及青年體育訓練場館。位於油麻地窩打老道的會所大樓於1966年建成後,本會的總部於1966年移師至窩打老道23號,而位處必列者士街的中央會所亦改名為必列者士街會所。

六十周年會慶,攝於1961年

 

必列者士街會所繼續為中上環區居民服務,六十年代時主要服務流連街頭的兒童、學生及青少年為主,亦提供幼稚園教育服務;而體育事工方面,必列者士街會所更可謂本港運動及游泳項目的搖籃,培育不少精英運動員。1954年,本會泳隊12名成員獲選為香港代表,參加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1967年游泳團取得全港華人冬泳比賽男女團體錦標;全港公開渡海泳包辦女子組冠亞季軍:泳隊於全港公開賽及華人泳賽先後獲男甲團體冠軍、女甲團體冠軍,而於1964年,泳隊兩名成員亦獲選參加於日本舉行之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

 

會所曾提供幼稚園教育服務

 

自1918年投入服務的必列者士街會所,經過多年的風雨洗禮,會所內外都需要不定期修葺。港英政府宣布於1985年收回必列者士街會所,而會所當年曾面臨被拆卸的危機。當年工務局以每年維修費高昂為由,堅決要拆卸;惟市政局文物保護組則認為,應保留會所並將之列為文物古蹟。當年,在社會福利署麥林春嫦副署長、中西區區議會高漢釗主席及中西區地區委員會胡楚南主席的力主下,政府決定將會所轉型用作庇護工場、宿舍及康體服務,讓百年會所得以保存,必列者士街會所的服務,亦拓展至弱能人士範疇。

1985年經社署批准,本會將必列者士街會所改裝,除了原先的青少年及康體服務外,更拓展至服務弱能人士的庇護工場及宿舍。社署於1993年撥款一千萬元作維修費用,用以在必列者士街會所地下以及2樓增設必愛之家庇護工場以及必愛之家宿舍,為弱能人士提供提供就業、復康、輔導、康樂及住宿服務。於1981年及2009年,必列者士街會所更先後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級為二級及一級歷史建築物。

 

必愛之家宿舍

禮堂現時改為庇護工場用途

 

現階段,禮堂及體育館已改為庇護工場,工場可容納170名殘疾人士,大樓二樓亦提供50個名額的中度智障人士宿舍服務。由中央會所至現時的必列者士街會所,本會於100年間為中上環區市民提供不同形式的康體、教育、輔導以至物理治療服務,亦照顧社會弱勢的需要。在未來的日子,必列者士街會所將繼續堅守本會「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宗旨,為本區市民提供多元化兼高質素的服務,與香港市民共同進步及成長。

 

按下按鈕回頂部

 

 


 

列為法定古蹟

政府於2023年10月20日刊憲將必列者士街會所列為法定古蹟。

 

自大樓啟用以來,必列者士街會所一直在該處提供各式各樣的社會服務,見證香港社會服務發展的變遷。青年會未來會繼續在這所載有105年歷史的古蹟建築,憑著「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的基督精神,繼續為市民和弱勢社群提供適切的服務。

 

必列者士街會所現況

 

按下按鈕回頂部

 


 

必列者士街歷史變遷影片

按下按鈕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