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普及使網上交友生活化
互聯網已普及三分一世紀,根據香港統計處的數據顯示: 「過去12個月曾使用互聯網的10歲及以上人士」高達92.4%;智能手機的滲透率亦由2012年的54%,上升至2019年的91.5%;時至今日,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已是香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隨著智能手機的流行,網上交友的途徑亦如雨後春筍,從過往智能手機未普及時流行的社交程式ICQ、MSN,到近年普及的Facebook、Instagram,再發展至其他不同的交友應用程式;有團體[1]於2018年訪問了1,900名11-18歲青少年,了解他們使用交友應用程式的情況,結果顯示超過77% 的青少年曾下載交友應用程式,當中超過47% 表示會使用交友應用程式主動結識朋友,主要的傾談內容包括︰日常生活、學業、偶像娛樂、壓力、愛情,甚至是個人的秘密。而他們表示與網上朋友傾談後的感覺是「被了解、關心」、「舒服咗」、「感覺認同」以及「減輕咗壓力」。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網上交友對青少年已經不是新鮮事,作為二十一世紀家長,應該比上一代的家長更能接受此趨勢,畢竟不只是子女,不少父母也會使用上述應用程式,在網上與不認識的人交談和分享,「網上交友」已不只是青少年的專利。
【回應】與子女談「網上交友」的心態和方法
雖然「網上交友」已經生活化,但此課題在父母心中仍然跟「騙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比在興趣班、補習課程、球場等「實際場景」交朋友,父母仍然會特別提醒子女慎防在網絡上遇到壞人。網上有形形色色的錦囊、秘訣、招式分享防止網上騙案的知識,為父母提供不少參考資料,因此本文不作贅述;反而想藉此機會跟父母們談更深入的課題︰為甚麼跟處於青少年階段的子女談「網上交友」這麼困難?
筆者從兒童和青少年服務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歸納所得,一般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問題–子女多認為父母多慮多疑,父母則覺得子女不聽不知︰
多慮︰經常以憂慮角度看子女面對的情況
多疑︰懷疑子女是否有足夠能力去面對各種處境
不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不知︰不知天高地厚
上述情況其實是家庭生命週期 (Family life cycle) 必經的過程,當子女慢慢成長至青少年階段,即是由兒童轉化為成人的過渡期,需要學習自我獨立和判斷,亦會開始慢慢脫離父母的掌控,開始為自己的決定和行為負責任;過程當然不會一帆風順,大多會經歷失敗錯折,子女會期望自己多作嘗試,父母則不忍心子女受苦。
父母愛護子女的心固然是好,但若給予子女多慮多疑的感覺,則衍生不被理解、不被認同、很大壓力 — 剛好與上述調查結果「青少年與網上朋友傾談後的感覺」相反;因此,在資訊泛濫的年代,與青少年子女談「網上交友」或任何其他議題時,最重要的不是「錦囊、秘訣、招式」,而是給予子女「被理解」、「被認同」的感受。
理解?被理解?
「理解」和「被理解」是有分別的,「理解」是認知層面上甲方明白乙方的意思,「被理解」則是一個交流過程,在過程中父母需要具備好奇心、不批判的態度、平等的身份,嘗試了解子女某個行為背後的想法、情緒、動機、價值觀、信念和渴求,所以要讓子女感覺到「被理解」,並不是單單一句兩句就能「了事」,而是一個豐富的過程。
認同?被認同?
另一方面,「認同」的議題也困擾不少父母,因為不同人就會有不同想法,因此認同子女的不一定是行為和決定本身,可以是基於對事情的認知所引起的情緒和動機,甚至能夠深入了解子女的價值觀、信念和渴求後,認同當中連鎖的關係。
例如︰子女在面對陌生人的邀請時,可能因為覺得「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想法),當下可能會感到慌張 (情緒),所以便衝口而出地應允了陌生人的邀請 (行為),希望擺脫當下害怕的情緒 (動機);家長可以表示理解和認同「在慌張的情緒下,會想擺脫當下的感覺」是正常的,而不是認同隨便應允陌生人的邀請的行為;再進而與子女探討「不好意思拒絕別人」背後的價值觀、信念和渴求。
深入理解.釋除疑慮.協助子女成長
在這個交流過程中,父母能夠深入明白子女面對兩難的狀態,甚至可以透過角色扮演去模擬不同情景,讓子女從不同層次了解自己,學習應對不同的情況,最重要的是感覺被父母理解和認同。
與處於青少年階段的子女談「網上交友」和其他議題都一樣,父母都可以從過程中見證和協助子女的成長,相信能夠有效釋除因溝通不良產生的疑慮。如果有需要,亦可以主動與本會的社工和輔導組聯絡,尋求專業的協助。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社工李逸熙
[1]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 (2018),《交友應用程式對中學生影響調查報告》。